為自己創造療癒夥伴

療癒夥伴其實也是一種「資源」,資源是一切能讓你感到穩定、安全、被支持、放鬆的存在。
它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一段音樂、一杯熱茶、一位摯友;也可以是內在的想像、記憶與信念——某位無條件支持你的存在、一句深刻觸動的話語、某段你曾經熬過的經歷。
當我們面對壓力或情緒起伏時,資源就像心裡的燈塔,幫助我們穩定神經系統,回到覺察、調節與行動的能力中。
它提醒我們:你不是孤單的,有力量與你同在。
什麼是療癒夥伴?
這位「夥伴」,不一定是你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祂可以是:
👉一位靈性存在(如觀音、天使、神祇)
👉一個你熟悉的角色(故事中的守護者、電影裡觸動你的角色)
👉一位你心中充滿愛的家人或朋友
👉一隻讓你感到安心的動物
👉或是你內在那個更穩定、更有智慧的自己
重點不是他是誰,而是:當你想像他在你身邊時,會帶來什麼感覺?
他如何看你?怎麼陪著你?又會怎麼接住你?
這份想像的品質與連結,會成為你心中柔軟而堅定的依靠。
一個幫助你安心下來的想像練習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孤單、很焦慮、不知道可以依靠誰。
記得在一次創傷療癒的工作坊裡,我的老師邀請我們閉上眼睛,去想像一位可以保護、支持我們的存在。
當時,我的腦海立刻中浮現了觀音菩薩的形象,菩薩溫柔慈悲的能量,像是一股暖流注入我的身體,隨著幾個深呼吸,原本緊繃的身體開始鬆了下來,內心也變得比較安定。
這,就是我們說的「內在療癒夥伴」。
你可以這樣開始:
輕輕閉上眼睛,慢慢地呼吸。
想像這位可以支持你的存有,祂的特質、能量品質,為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同時感覺你的身體,留意身體的變化。
如果有情緒上來,允許它流動。如果你什麼都感覺不到,也沒關係。
你也可以搭配一段溫柔的音樂,或寫下你對這位夥伴的描述,透過一次次的練習,慢慢與祂熟悉。
這個練習如何協助你安住當下?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都感受到某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對於未知、災難、氣候、甚至命運的焦慮。然而你不是一個人。這些感覺,其實正集體地在流動著。
這個練習,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幫助你在風雨中找到一處內在的安身之地。提醒自己:即使害怕,也依然值得被溫柔地看見與擁抱。
給照顧者的溫柔提醒
這個練習,不僅適合你自己安靜地練習,也非常適合與孩子、學生、或你所照顧的對象一起共度。
不論你是父母、師長,還是任何一位照顧者,都可以在日常中,用這樣簡單的想像練習,幫助孩子慢慢「建立內在的安全感」。
你們可以一起閉上眼睛,想像那位溫暖的存在來到身旁,陪著他們一起呼吸,一起靜靜地待一會。
這樣的陪伴,不只是幫助孩子學會「調節情緒」,更是一種深刻的連結——
讓彼此都感受到:即使世界多麼忙碌與紛擾,愛與支持,總在我們心裡。
如果你喜歡這個練習,邀請你常常練習,讓它成為你心裡的溫柔地圖,在需要的時候,再次帶你回家。
文/乃月
製圖/文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