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自己,祝福孩子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裡提到,「母愛」有兩個層次:「乳」與「蜜」。
意思是一個母親,除了對孩子的照顧與肯定之外,她本身對生命的態度是更為重要的。那是因為「母親對生命的愛,就像她的焦慮一樣,是有感染性的。」
媽媽生涯十五年,在母職裡泅泳,我逐漸理解佛洛姆所說的「乳」與「蜜」的深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衣食才能溫飽,也需要父母的肯認以提供安全感,但真正能滋養靈魂的,是父母在生命面前展現的姿態,以及他們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
直到前兩日的業力破口工作坊,一位學員的故事,像面鏡子,映照出我遺落在日常夾縫的自我期許。
學員因為孩子而來,日常中的持續衝突,讓兩人的關係如繃緊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她絮絮訴說著親子間的相處,深沈的無奈中懷抱著對未來的企求。
個案進行中,菩薩對學員說了好些話,談孩子,也說大人,既鬆軟,又嚴格,賦權於人,也讓人看見自己的責任與課題。
坐在一旁的我,走過十餘年親子家庭陪伴之路,心中忽然湧起一種既熟悉又敬佩的感受—果然,菩薩真正是懇親界的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