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爺來聊聊人間善惡之明鏡-3

例如,有一個人身體狀況不好、精神狀況起伏,或者像是小孩突然生病,不是完全無法生活,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等難以說明的狀態。這時,家人或本人可能就會到城隍廟裡尋求協助。
前面有同學在留言處提到:「城隍爺廟裡的祭改有效嗎?」城隍爺的回應是:「非常有效」因為在祂的系統裡,每一位地府神官都很認真地在工作。
城隍爺說,來到城隍廟裡的人,通常是「有難而來」。這些「難」可能是身體的疾病、事業的困境、官司纏身,或者找不到工作等等。也就是說,當你遇到生命中難以排解的困難時,才會來到城隍爺面前尋求協助。
如果你來到城隍爺的廟裡,卻沒有真正的困難要處理,祂可能也不太會想與你多談,甚至會讓你覺得自己不太適合久留。這是因為整個城隍系統是非常繁忙的辦事機構。特別是在一些「等級較高」的廟宇中,這樣的忙碌感會更加明顯。
這裡所謂的「等級較高」指的是像新竹城隍廟這類香火鼎盛、雕龍刻鳳、設有七爺八爺,或是能提供完整的文化儀式如法會、問事協助的廟宇,都算是等級偏高的廟宇,也是忙碌的靈界公職現場。
那麼,城隍廟是如何處理這些「有難而來」的事情呢?基本上,是把所有相關的人與靈,全部「叫過來處理」。
主持人Q:今天來的城隍爺,是新竹城隍廟的城隍爺嗎?
不是,新竹城隍廟的城隍爺,原則上是不會離開廟的。城隍廟是相當有「地域性」的系統,哪個地方的城隍廟,就由那裡的城隍爺負責守護。
如果說土地公是一個區域的「里長伯」,那麼城隍爺則比較像是該區域的「判官」。
此外,神祇之間,也有地域上的分區與層級。除了與區域有關,也會與所屬的「職位」有關。等級越高的廟宇,主祀的神明負責的範圍也愈廣,處理的事務也越繁重。這和人間的公務機關是同樣的邏輯。
那麼,新竹城隍廟裡,真的有「一位」城隍爺嗎?其實不完全是。祂既是一位城隍爺,也是一個包含眾多城隍爺能量的存在,是「一而多,多而一」的狀態。
這麼說好了,就像大家會和ChatGPT對話。那麼,你面對的是一個Chat GPT嗎?是的。但它是不是也像是很多個ChatGPT同時在運作?也是。城隍爺即是類似的概念。
當你走進新竹城隍廟,心中連結的是那一位「新竹城隍爺」的能量,這就像你打開ChatGPT的APP,覺得你正在和「一個」系統互動。但事實上,在這座等級較高的城隍廟裡,背後運作的不只是單一位城隍爺,而是眾多神明的集合體,在共同維持運作,協助回應信眾。
這就像ChatGPT一樣,雖然你面對的是一個對話框,但實際上同時有無數個伺服器、資料中心、演算法和城市在背後高速運作。它們協同合作,以一種統一而有邏輯的方式回應你,彷彿「一個」系統在與你對話。你提問,它就「知道」你的狀態,並且提供你適切的回應。
這是第一個概念。
✨如何在廟裡與城隍爺互動?
假設你的困難是城隍爺能協助處理的,那麼你就需要準備豐盛的祭品前往廟中。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你無法預知,這件事背後牽動到多少無形眾生的能量。可能是三百、三千,甚至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只帶兩包餅乾前來,顯然無法應對所需的能量轉化與平衡。
就文化習俗的角度來看,祭拜時所需的基本條件就是豐盛的供品,例如三牲素果以及滿桌的食物。以傳統廟宇的形式而言, 還會包含金紙、香、葷食、素食、水果、紅包、衣物等,甚至有時也會加上平安符、小玩具等物品。你也可以將心中想到的物品透過擲杯與神明確認是否需要。這些供品的準備,都是為了協助處理能量上的平衡。
城隍爺通常只會讓你知道事情大致的方向,不會告訴你太多細節。問不到的部分就表示不重要,你需要做一件事:等待。
接著,城隍爺會讓你以及與這件事相關的無形眾生,共同匯聚在一個特殊的空間。這個空間既不是冥想場域,也不是陰陽交界之處,而是一個跨維度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城隍爺如同一位判官,會與祂的協作者共同展開合作。首先,眾神職人員們會迅速檢視你內心想祈求之事,並確認是否在「可協調」的範圍內。若這件事原本就是可以處理的,那麼接下來就進入協調程序。例如:什麼事該怎麼做、資源如何分配等等。而你所要做的,是等待整個過程完成。
在等待的同時,你可以詢問:「我還需要多做些什麼嗎?」這時可以直教請示,也可以靜靜感受。
🌈一般來說,流程是這樣的:
先問:「請問關於OO事,城隍爺可以協助處理嗎?」若得到允許,
再問:「請問關於OO事,城隍爺處理好了嗎?」
如果得到蓋杯,那麼就繼續耐心地等候。
通常等待三至五分鐘左右,你便可以再次詢問:「請問處理好了嗎?」
如果事情處理完了,記得捐香油錢後再離開。
整體來說,先前準備的那些供品,是獻給無形眾生的;而香油錢則是回饋給城隍爺廟本身,代表另一個層次的能量平衡。
#感謝大芊世界頻道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live/zJHGd_7UARw?si=1M731edRZv6mivTj
接訊、定稿/佳珮Egg
文字、編輯、製圖/文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