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聊快樂的源頭從認識自己開始-3

#菩薩聊快樂的源頭從認識自己開始-2

#大芊世界YT直播
#大芊世界神佛聊天室



在觀想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有人會覺得身體熱熱的,有人起雞皮疙瘩,有人打嗝,也有人開始昏昏欲睡。

冥想若超過一分鐘,大部分的人就會進入睡眠狀態。然而,這種「睡著」其實是好的,因為那代表身體仍在持續調頻。

氣場是一個受體,它既能接收環境中的各種能量,也同時涵括了自身的氣場。

這是什麼意思呢?

身體的每個器官有屬於自己的能量場。眼睛有眼睛的能量,心臟有心臟的能量,肝臟、腎臟等器官也都有各自的能量。當調整發生時,其實就是在調整這些器官的氣場。

舉例來說,若你的肝臟氣場被調整,你會感覺肝臟得到休息,而肝臟休養時,人往往會感到想睡。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需要更多睡眠來讓肝臟獲得休息。同樣地,當心臟的氣場被調整,你也會感覺心臟變得更為舒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冥想、靈氣、甚至針灸,多半都是作用在氣場上。雖然針灸看似是扎入身體,但它所對應的穴位與經絡,本質上是四維度的能量路線,因此也屬於氣場的一部分。

當氣場被調整,能量得到疏通與傳導,器官中累積的病氣或阻塞的能量便能釋放。這並不代表疾病就會因此痊癒,但它能讓你的身體更舒服,心情也隨之變得更好。

事實上,身體的不舒服,往往與情緒緊密相關。不同的情緒會停留在不同的器官裡:恐懼常藏在腎臟,壓抑容易積存在肝臟,喜悅會停留在心臟,而快樂與不快樂則多半與胰臟有關。

女性是否能活出屬於自己的角色,並對生命中的角色感到滿意,會反應在胸部與乳房;能否展現穩定的行動力,並在各種角色與業力關係中取得平衡與疏通,則與子宮密切相關。

此外,語言的表達也會影響能量。話語是否被說出口、是否過度、是否傷害到他人,都會在喉嚨留下痕跡。換句話說,情緒會停留在身體,而情緒本身就是能量。

能量的表現形式很多樣,可能是冷熱的體感,也可能是內在的壓迫感,但歸根究底,它都是能量。

情緒是一種強烈的能量,思想亦然。當你過度使用頭腦,就可能出現頭痛或偏頭痛,這正是思想過度緊抓所造成的能量效應。

而「緊抓」本身也是一種模式,會進一步製造焦慮,而焦慮又是一種情緒。可見,單單「想太多」或「過度執著」,就已經牽涉到多層次的能量。

這些能量最終都會被感受體-也就是「氣場」所接收。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氣場來進行清理與調整。

能量原本就會被器官的氣場接收,但不只器官,身體的各個部位也都會承載能量。舉例來說,膝蓋、腳底、小腿、脖子、肩膀、背部,甚至香港腳,都反映著不同的能量狀態與對應的議題。

因此,當人們覺得某些身體部位覺得特別不舒服、出現狀況、甚至容易發胖,其實背後往往隱含著更深層的議題。這些能量若長期累積,就會在身體形成不適感。

簡單來說,身體的不舒服,其實是一種提醒:能量已經過度累積,需要透過某些方式疏導、流動、淨化與調整。

至於為什麼我們總是重複創造相同的能量呢?例如,一個經常胃痛的人,可能是過度在意他人感受、人我界線不清、壓抑情緒,導致經常胃痛、不舒服。

這些反應在胃部的狀態,正是受體顯現出來的訊號-而這就屬於人的第一層。


#感謝大芊世界頻道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1-6pEXhik&t=5795s


接訊、定稿:佳珮 Egg
文字、編輯、製圖:文小編

2025 Nov 12
【與指導靈連結】一日工作坊
2025 Nov 12
【觀音菩薩陪你穿越議題】-業力破口工作坊
2025 Nov 12
【回到當下的力量】-自我覺察與身心整合工作坊
2025 Nov 12
【回到純淨】白水晶淨化氣場與脈輪平衡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