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聊快樂的源頭從認識自己開始-7

#菩薩聊快樂的源頭從認識自己開始-6
#大芊世界YT直播
#大芊世界神佛聊天室
👉第二層:小我及表面意識
接著我們來到第二個層次-小我的面向。
這裡涉及到你的性格、如何看待一件事、是否能夠轉念、是否敢於面對,以及貪嗔痴等心性。這些都是需要被覺察、調整的部分。
若是缺乏覺知,就好像生活進入「自動導航」模式,自然就會創造出一個「世界並沒有這麼快樂」的感受。
因為快樂往往與成長、滿足、轉念、當下、同在、互動回饋、創造以及感受豐盛等高頻率的狀態有關,若小我與表面意識在生活中未能回應這些面向,就會在快樂的層次上,再度織出一層「繭的網子」,將自己包裹得更緊。
👉第三層:潛意識及內在層次
第三個層次談的是潛意識及內在層次。
你的潛意識與內在層次包含了投生經驗、業力以及潛意識的模式和慣性。你是否能跳脫重複的輪迴、是否能真正解脫、是否能做出深層的轉念與行動,進而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人生劇本?這些都屬於第三層次。
人生中有許多程式、劇本與編碼,而修行與提升,就是透過行為去轉化與突破。
如果在「快樂」這個議題上,你無法在這個層次建立或創造新的快樂經驗,那麼過去關於快樂的困境,就會在這裡不斷重複,最終編織成第三層網,也就成為了第三層的繭。
那麼,一、二、三層的繭裡面,真正被包覆的是誰呢?答案是第四層-靈性與靈魂層次。
👉第四層:靈性與靈魂層次
靈魂會被這些繭束縛嗎?
不會。即使被三層繭包圍,但靈魂的本質依然是金光閃耀、晶瑩剔透的光體,不會被污染,始終保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可愛與天真,非常接近我們所謂的「內在神性」。
而內在神性的基本特質就是「喜悅」。因此,靈魂天生具備快樂的能力,它能夠創造、改變,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喜好,本身上就已圓滿具足。
靈魂本身並不會被真正包裹起來。許多靈性修行中的「撿拾靈魂碎片」並不是在處理靈魂最核心的第四層,而是針對第三層次-靈魂在投生過程中留下的經驗與情緒印記。
有些未解的議題、情緒與場景會停留在這個層次,因此透過療癒與整理,我們能將這些「碎片」撿拾回來。
#感謝大芊世界頻道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1-6pEXhik&t=5795s
接訊、定稿:佳珮 Egg
文字、編輯、製圖:文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