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談死亡-8(最終章)
❤️面對亡者與死亡階段問答
Q:如果家人已經離開身體了,那麼唸經迴向對他的幫助或作用是什麼?
A:對每個人的幫助或作用會因人而異,但基本上都能針對合適的點提供能量。
Q:如果時間不是線性的,是同時在發生的,那麼為什麼當我們在做個案時會收到或看到案主的過去世?
A:當案主接受靈氣時,靈氣傳遞者(療癒師)已經超越現階段同組的投生,能同時照顧案主多生累世的其他靈魂。
雖然不是療癒現在式,但因為每段投生有不同的任務,跟時間也沒有關係,因此在傳遞靈氣時,去處理另外一組生命旅程裡的任務是相較容易的,因為那已經不是案主這輩子需要完成的功課。
雖說那不是案主這輩子的功課,但仍然有可能是他這輩子的卡點,也就是說,他人明明好好的在這裡過日子,但心中卻經常被一些自己也不清楚從何而來的事情或情緒卡住。而靈氣對於這樣的狀態是有幫助的。
這也是為什麼靈氣療癒的是過去的多生累世,但仍然會同步影響到現世自己的狀態,因為靈魂是整體、一起的,在某個事件或議題上,彼此亦是相互連動互為影響的。
Q:我們如何看待父母和摯愛的人死亡?
A:感謝他們與我們相逢,因為相逢既是巧妙,也困難 。巧妙在於那是一個很久違的安排,困難則是因為未來不一定能再相見。
Q:意思是離開肉身之後,靈魂和靈魂彼此還能再相見嗎?
A:在人世間因為有角色和任務,人跟人之間的相見能共創某些東西,自然就是人世間的樣子。
但靈魂和靈魂的相見因為沒有各自的角色或任務要去完成,即使見面了,也無法共同創造或完成些什麼,只有各自的學習而已。
Q:沒有肉身的靈魂會有情緒嗎?或者靈魂只能感受到合一與愛之類的體驗?
A:沒有肉身的靈魂,也會有許多困惑、不解的情緒和想法,但並非只有合一及愛。
這些情感或意識仍然是被封存在另一個地方直到下次投生。靈魂之間也只能分享經驗,就連擁抱,都會因為沒有肉身而比較沒有溫度。
Q:什麼時候我們才能體驗到合一跟愛?
A:每一個當下
Q:意思是不論有沒有肉體,只要是每一個當下的「臨在」,就能體驗到合一跟愛?
A:是的,人的覺醒和有沒有肉身無關。之所以開悟會這麼令人興奮,是因為透由肉身體驗到的合一和愛會帶來極高的喜悅,這對靈魂來說,也是生命旅程中相當特殊的經驗。
Q:靈魂知道自己和神其實並沒有分開嗎?或是每個靈魂的狀態不一樣?
A:靈魂本身不會知道,這是每個靈魂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的個人目標。
Q:什麼時候靈魂才會知道?
A:植物,或者沒有個人意識的動物,會比較容易知道這件事,但是人要在某個時間點後才會知道自己跟神並沒有分開,對靈魂來說這比較像是一個彩蛋,當需要知道的時候到了,自然就會知道了。
Q:意思是靈魂會隨著肉身經驗其所知所學,但是靈魂有所學習的,肉身不一定能體會到,可以這樣說嗎?
A:是,因為很多事情是被封印在肉身裡的,所以靈魂只會隱約感覺到些什麼,卻說不出來。
某些時候當人的肉身在閱讀、聽聞講道,他自己本身還沒有那麼快有所領略,但是靈魂卻會在肉身之前先感覺到興奮,因為那些被封印在肉身裡的事情被打開了。
有很多事情在小我尚未知道之前,靈魂就已經先知道了。
靈魂就像是走在前面的引路者,會指引人去完成他的靈魂功課,甚至有些時候會做出超乎小我預料、甚至抗拒的決定。
為了能達到生命藍圖的預設目標,靈魂一定會比肉身提早三到五步知道某些事,這也是人類的設定。
Q:靈魂跟肉身的頻率很相近嗎?
A:不一定,有些人的肉身相當辛苦,但靈魂則並非如此。靈魂跟肉身在某個程度上是分開管理的,兩者的指導團隊不同,但彼此會相互合作。也是因為如此,肉身上的健康,例如運動和飲食管理就相當重要。
Q:面對人在瀕臨死亡直到呼吸停止生命結束,這段期間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嗎?
A:任何可以放鬆、提供支持能量的做法都很好,像是唸經、敲缽、放佛經或音樂、點蠟燭、對亡者說說話等。透由這些支持能協助瀕臨死亡的靈魂進入自然的狀態,做最後階段的整合整理。
Q:靈魂離開之後,可以移動人的肉身嗎?
A:靈魂離開肉身就好比生小孩,每個靈魂需要的時間不一樣。為了讓靈魂更完整的離開身體,在人死亡之後的15~20分鐘之內,暫時不要碰觸、移動肉身是比較好的作法。
死亡之後,由於靈魂還在空間裡尚未離開,可以對他說說話,或是提供靈氣支持。
Q:死亡之前或是死亡之後,都可以提供靈氣嗎?
A:是的,靈氣在死亡之前能協助靈魂清醒,使其整合以認知死亡之時已到。
在死亡之後則能協助靈魂收回肉身上的細微之物,並且將其封存、照顧。
傳遞靈氣,誦唸佛經如大悲咒、地藏經都是很好的支持方式。
由於靈魂離開肉身之後還會停留在空間裡一段時間,再加上轉換的速度很快,對靈魂來説也頗為衝擊,透由宗教儀式能協助靈魂整合能量去面對死亡。
不論哪一種宗教儀式,只要是亡者可以理解的就是最好的方式。
Q:所有的靈魂都知道他即將死亡嗎?
A:不一定,不清醒的靈魂並不知道他即將死亡。
Q:可以怎麼辦?
A:可以提供能量協助靈魂清醒
Q:面對剛死亡的親人,是不是不要哭比較好,這樣才不會驚擾到靈魂?
A:面對亡者要不要哭泣跟文化有關,每一個靈魂對這件事的感覺也不一樣,視亡者生前的個性而定。
有的人會覺得哭是一種打擾,有的會因為哭泣這強烈的情緒變得更清醒,也有人會因為哭泣,讓他在選擇時更加捨不得。
不論家屬有沒有哭,靈魂終究會知道自己的生命旅程已經結束了,若是因為家屬的哭泣讓靈魂產生執念,做出難以收拾的選擇反而會更難處理。
倘若要統一作法,會鼓勵不要哭。按照亡者文化上認知的步驟安排處理後事,讓靈魂可以在7~49天之內讓靈魂跟這個世界、自己這段生命旅程進行收尾及整合。
Q:這段時間內,可以對亡者訴說我們對他的思念,或是其他想要跟他說的話嗎?還是不要說比較好?
A:可以的,有些能量不錯的亡者甚至可以透過擲杯跟他聊天。
Q:寵物過世的原則也是一樣嗎?可以表達思念、跟他說說話?
A:可以的,不過寵物死亡之後靈魂停留的時間不到49天,大多為7~14天(少數會到21天)。
Q:寵物離世之後,靈魂會去哪裡?
A:跟人不一樣,寵物死亡之後靈魂會直接去下一段投生。
Q:西藏渡亡經裡提到人在斷氣之後,靈魂會從身體的不同地方離開,並且可以從靈魂離開的位置判斷狀態,是嗎?
A:有靈視、靈通力的人的確可能會看到靈魂從身體幾個特定的點離開,但每個人的狀態不一樣,過程有非常多細節,也跟各自的意願有關係。
Q:靈魂脫離身體大概20分鐘左右就會完全脫離了嗎?
A:基本上,死亡之後靈魂會在15~20分鐘左右脫離,最多20分鐘就會完全脫離肉身。
Q:有可能在斷氣前就開始脫離肉身嗎?還是斷氣以後才會開始脫離?
A:靈魂會先經驗斷氣,意識、身體的各個部位會像關門一樣開始脫離,之後就會經歷死亡後的選擇等過程。
Q:為什麼要等到往生49天之後才能幫親人報名法會?
A:法會對靈魂來說是一種外來的能量,而靈魂在投生之前的49天內仍然有自己可以決定的部分,因此他得以自由決定要不要收下這份外來的能量,有可能對某些靈魂來說暫時還不需要,那麼他就可以選擇不收下。
Q:那麼還是可以在49天之內唸經迴向給他嗎?
A:可以,靈魂都可以收得到。
Q:唸經迴向跟做法會的差別是什麼?
A:熟悉的親人好友的唸經迴向會讓靈魂感受到溫暖,也有助他知道自己已經確實離開了。
Q:意思是唸經迴向對靈魂仍然是有支持性的?
A:是的,就好像小孩要出門遠足,媽媽幫他多準備兩包零食帶著那樣。唸經迴向也是類似的概念,因為靈魂要去的地方是原本就決定好的,所以唸經或做法會並不會影響他的任何決定。
靈魂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堅強,即便沒有唸經或法會的支持,他依然可以做出想要的決定,走他想走的路。
傳訊、定稿/佳珮
文字輸出、編輯/乃月、小編
製圖/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