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有感
面對生命,又學了好大一課。
昨晚觀音菩薩罕見的要我火速的寫下關於地震後驚嚇的訊息並發文在粉絲頁。
祂難得的「立刻、現在、馬上」,讓我內心的紅色警戒燈不斷的閃爍。
搞的我自己也馬上去把放在高處易倒的東西都先收好、也快速先弄出一個緊急避難包,然後順手把瓦斯關掉。
在過程中我開始認真思考一些問題,像是:
地震時我們要躲在哪裡?
我要衝去開門嗎?
如果這個門打不開,我們要怎麼辦?
還需要事先要準備什麼東西?
避難包要放哪裡?
到時候狗狗該怎麼辦?
牽繩要放哪裡最容易拿到?
家裡的乾糧夠嗎?
停電時我們家的備用電可以撐多久?
沒有網路時我們要怎麼互相聯絡?
兒子的學校夠安全嗎?
如果地震發生在騎車時,我要怎麼處理?
……
說來汗顏,這些明明是重要的地震安全常識,但我還真的一直到昨天晚上才更加認真去思考。也才更加意識到,思考這些問題並為此行動太重要了!我必需要有更積極的作為。
今天早上特別查了一下:
「全世界有超過70%以上的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而臺灣更地處於其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之樞紐點上,屬於典型板塊碰撞所產生之大陸邊緣島嶼,每年平均約有22,100個大大小小的地震在此發生。」
啊!昨天還在跟兒子聊「無感動震」和「有感地震」的話題,今天才知道原來每年有二萬多個地震發生在台灣,真是太吃驚了。
我想地震的確會引起一些災難,但更多的災情也許是因為我這個「無感人類」沒有作足應該的準備。
意識到這點,我發現我必需為自己負起責任。
--------
我想起前幾年「佛系」這個詞,常被視為「不作為」或「放自然」的戲稱。
然而昨晚我很清楚的感受到,面對預期可能發生的災害,觀音菩薩可一點也不佛系,祂要我們積極看待、做足準備,充份行動。
面對生命的無常,我們可以做足準備(負起責任),然後坦然的好好的經驗(接納),並臣服於生命所有的安排裡(交託)。
最後想說,昨夜最大的心得是:
我們要看向的並非死亡,而是在預期死亡將來臨之際,我們才會深刻的去檢視自己--我有沒有好好活著。
「活在當下」是面對生命、面對意外、面對死亡,唯一的解藥。
文/怡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