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來直播之投胎轉世、業力關係、生死輪迴-3

#觀音菩薩談投胎轉世、業力關係、生死輪迴 -3

#大芊世界YT直播

✨怎麼做才能結束因果業力的循環?

佛家上有非常多建議,在這裡提供大家一個簡單的入門概念。

👉一、意識到這是我的問題

很多人在面臨生活的困擾時,通常是先把問題歸咎在別人身上,像是都是因為小孩太吵所以我才生氣、就是因為公司給我太多工作所以我才抱怨...。這樣的反應模式無法協助人跳脫業力循環。

同樣的情境別人可能不會做出跟你一樣的反應(生氣、抱怨),而你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過去的你也是如此反應(生氣、抱怨)。這就是業力結構的思維邏輯。

意識到「這是我的問題」並不是在說自己有問題,而是意識到「我現在面臨了這個情境」。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情境時,我便可以用新的方式來看待、回應這件事。

舉例來說,因為小孩晚睡所以我生氣,接著就會發脾氣罵他、限制他。當我意識到這不單單是小孩的行為狀況,同時也有屬於我自己的議題時,就是跳脫業力循環的第一步。

👉二、識別問題,而不處理問題

一般來說,當人意識到這是我的問題時,多數會想要往解決問題的方向去做。

同樣以小孩晚睡大人生氣罵人為例,大多數的人可能會想要試著解決問題的根源,創造讓小孩可以早睡的情境,好讓大人不會生氣。

那的確是一種處理方式,但它無法帶來徹底的覺悟。

之所以說不處理問題,關鍵在於每個情境的發生,都是像下棋一樣設定好的。

因為小孩晚睡引發的生氣,其實是因為在累生累世中也發生過,別人曾做了某件事耽誤了我,我既擔心他,又覺得自己被牽連拖累,於是進入了憤怒模式。

有些人有相當大的覺察力,能識別在小孩晚睡導致自己生氣的情境裡,生氣的情緒是因為被勾動了個人的回應模式,和內在信念而起。例如內在信念是:小孩早睡才會健康,我才會是一個夠好的媽媽 ; 或是小孩晚睡我的自由時間變少了,產生了被剝奪感。

練習去識別情境裡的反應模式及內在信念,就是開悟的第二步驟。

👉三、原諒自己,釋放自己

倘若你因為小孩晚睡牽引出我不是一個好媽媽的內在信念,並且感到愧疚、緊張、難受,那麼這情境可能同時也牽引出一連串累生累世的相似經驗。

可能是,過去小孩掉到水裡但我沒辦法救他,因此我感到內疚;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提醒小孩,導致發生令我悔恨的憾事,所以這一世,我非常執著一定要壓著小孩在某個時間點上床去,不然就會大生氣。類似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業力糾葛。

結束業力循環的第三個步驟是釋放它。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使用「我原諒我自己,我寬恕我自己」。

當你面臨一個情境導致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那麼就在這時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說出來,像是「我看到......,我覺得很內疚」、「我覺得不公平,為什麼這件事要擔在我身上」等等,接著你可以說「我釋放我自己」,「我釋放我的擔心」、「我釋放我的內疚」、「我釋放我對自己的苛責」「我釋放......」等等,如此一來,你就走到了開悟的第三步。

👉四、找到自己的力量感,解決問題

當你意識到問題,識別自己的回應模式及內在信念,並釋放、寬恕自己後,就能理解並找到在這件事裡的力量感,並且有機會進一步去解決問題。

假設晚睡的孩子是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就去和他溝通作息時間,和他談談大人的困難和界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作息時間。如此一來,就得以從小孩一晚睡大人就生氣,就想要罵他、壓制嚇唬他的業力模式裡解脫。

而人若要能從業力的輪迴裡解脫,其修行的場合就是在生生世世,同時在此生的每一天裡。


傳訊、定稿/佳珮

文字、編輯/乃月、小編

2025 Aug 10
觀音菩薩談2024年底大環境狀況與居家修行-8
2025 Aug 10
觀音菩薩談2024年底大環境狀況與居家修行-7
2025 Aug 10
觀音菩薩談2024年底大環境狀況與居家修行-6
作者: bodhicitta.eml 2025 Aug 10
觀音菩薩談2024年底大環境狀況與居家修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