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談穿越業力的方法與步驟-9

#菩薩開講之穿越業力的方法與步驟-9

#大芊世界YT直播

✨菩薩來收尾~

回到最一開始講的:是什麼讓業力引爆,讓你開始經驗這些困難的議題?

是你的意願,你的靈魂同意這件事,業力的破口才會展現出來。

人在面對業力的階段,最高峰會在二十六、七歲,一路持續到五十五、六歲左右。在這個時期,每個人的各項資源條件都在發展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頓、壓力,以及各種可能性。

而正是因為在年輕力壯時期,才擁有充沛的身心及精氣神來面對這些業力,這便是生命相當巧妙的設計。

因此,二十五歲之前的人,的確是較為天真,也更容易按照自己的靈魂本質累積及行動,並沒有太多業力困難。

經過三十年的歷練精華和挑戰後,五十多歲的人在面對同樣的事情時,能夠透過這三十年來的經驗,更快地正視問題,並且對自己的情緒、狀況、能量等各方面進行調整。

大家可能會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並沒有如菩薩說的那樣,「我執」依然相當重,那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時代的差異。現在談的內容是專門適用正在觀看頻道的大家所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面對的議題模式比較像是一種套裝組合,但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們的議題和這個時代的議題,是完全不一樣的模式和結構。

大多數長輩的議題不如這時代人的複雜多樣,有許多長輩甚至可能是沒有議題的。即便他們依然有一或兩個議題長久無法穿越,同樣能使用今天的方法來穿越議題。

這與意識的揚升程度相當有關係。

每一個時代的投生靈魂,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因此,對於你們的孩子來說,他們要經歷的業力課題與你們是完全不同的。

這集節目若是三十年後聽就不具意義了,因為這確實是為現在這個時代的各位所準備的。

假如你認為這頻道是宇宙給你的禮物,你可以現在就捐款,或是加入會員,付出對等的金錢能量來達到平衡。若是你覺得這頻道的內容不是你所需要的,那麼就謝謝它來到你的身邊,並且放下它。
以這樣的心情去面對所有學習,無論是頻道裡的內容、各式文章,或是與他人互動,包括生命裡重要的友善靈魂,以及帶給你許多困擾的友善靈魂。

如此,你會更清楚地明白:是的,我正在面對這個議題 ; 是的,我在面對這個學習 ; 是的,我收到了這個能量,也付出了這個能量 ; 是的,我可以在網路上分享這件事,把能量傳給下一個人。儘管他人不一定需要,但他的靈魂自然會明白。

有一個留言問:「對事情沒有感覺,算是一種逃避嗎?」

這其實就是一種「癡」。佛教用語裡的「貪」是喜歡、貪愛,「嗔」是生氣、討厭,「癡」是麻木、對事情沒有感覺。貪、嗔、痴當中最難處理的就是「癡」,大家千萬不要模糊的過日子。

舉例來說,你明明很希望婚姻關係有所改變,但依舊得過且過的一天過上一天,這便是一種「癡」。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你貪戀在婚姻關係裡的紅利,例如不需要做家事,或是不用賺錢(貪),你擔心失去這段婚姻後,得要自己獨立面對經濟或是其他種種狀況(嗔)。

最後一個是最困難,也是大家在業力關係裡反覆循環的模式:「癡」。

例如:「就這樣吧,日子還是要繼續過。」、「既然已經賠錢了,也就這樣吧,以後還是不要碰吧」、「我果然不適合投資,這些事我都不會,不要再跟我說和投資有關的事,但我還是很想要財富自由。」— 這種種想法都是一種癡。

同樣的,當一段神明的傳話來到你面前時,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相信,你可以選擇謝謝它,也可以選擇放下它。這都是你現階段的靈魂選擇,完全沒有問題。

但你千萬不要陷入「癡」的狀態。要練習不要對事情沒有感覺,不要對事情只是擱置不理,不要想:「等事情來到我眼前再說。」同時,也不要對自己的狀態失去感知。不要對自己的委屈、不快樂假裝視而不見,告訴自己只是辛苦一點而已。

許多人其實正在經歷議題中的辛苦,正在面臨為難、承受痛苦、在硬撐、感到委屈、心懷不甘,卻假裝沒事,這也是一種「癡」。

要慢慢練習改變,因為「癡」是一個強大的業力,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的。因此。要清楚地知道,覺醒、覺察意味著:「我意識到我正在透過假裝沒感覺,來忽略這件事。」

試著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去接納自己、原諒自己,你可以跟自己說:「我可以是笨拙的」、「我可以沒有感覺」,情緒慢慢流動後,你會越來越有感覺,人生也會變得更加清晰。

你將會清楚明白,業力會來,也會纏繞你身,但透過理解、釋放、接納、寬恕,你終究會穿越過去。

之所以現在要進入一個五維揚升的時代,是因為要穿越業力是相當困難的。但大家不需要等到下輩子才能穿越輪迴業力,在更高維度的世界裡,一個念頭的流轉來去,就可能穿越了業力,不需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現在越來越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人類的靈魂經歷過許多辛苦及勇敢的過程,但人類來到世間並非為了受苦,而是為了學習和體會。受苦只是一個過程,但你並非為了受苦而來。

假如你認為自己就是為了受苦而來,覺得生命就是如此痛苦,這其實是一種「癡」— 是你不願意覺察,只想著躺平就好。

你當然可以選擇躺平,躺平很安全,躺平沒有問題。但你也要知道,這是一個「癡」的行為。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容易覺察和覺醒。

請大家搭配上一集所提到的五個揚升法門,在行動上會有更具體的幫助。

👉下集預告
很多人都很想問去廟裡拜拜這件事,例如:如何擲杯?如何與神明討論?神明說的話準不準?神明會不會打安慰牌?或者假如你不是通靈人,去到廟裡除了調節能量,還可以做什麼?

下一集的直播,菩薩會和大家聊聊關於這個主題,請大家持續鎖定大芊世界頻道,謝謝大家。

#感謝大芊世界頻道
#直播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rQZWOiSXU



傳訊、定稿/佳珮

文字、編輯/乃月、小編

作者: bodhicitta.eml 2025 Aug 12
【觀音菩薩說龍】系列文方便包
2025 Aug 12
觀音菩薩說龍(五)
2025 Aug 12
觀音菩薩說龍(四)
2025 Aug 12
觀音菩薩說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