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談死亡-7
❤️肉身死亡時的瞬間狀態
靈魂在死亡之前會類似生小孩那樣,經歷滿多肉體上的不舒服或痛苦。這痛苦也像是下個新生命階段的催生,因為死亡也象徵著一種出生或是重生。
肉體死亡之後,生理上的痛苦就結束了,但是意識、精神狀態、情緒情感,或者是雜念都還在,因此絕大部分的人在親人死亡之後,依然可以感覺到靈魂還留在空間裡尚未真的離開。
在民俗上,或各個宗教裡都提到人在死亡之後會看到光,要跟著那個光前進,但其實人在死亡之後會先看到的是類似跑馬燈的各種不同選項。
想像你的人生是一場遊戲,遊戲結束(肉身死亡)時會跳出選單,選單裡有各種選項,如果你覺得這輩子已經沒有罣礙、可以離開了,就能在遊戲選單裡按下相應的選項。
如果心裡還有覺得放不下的事,也可以選擇在離開之前(死亡7~49天內)繼續做一些努力,甚至也能按下滯留人間O年的選項。
假設是3年好了,那麼你在死後仍然有三年的時間,可以留在人間處理一些想要完成的事,不代表那一定是放不下的執念,有些可能是很想要完成的事,或是想要探查了解的事。
Q:已經沒有肉身了要怎麼完成?
A:正因為沒有肉身,所以靈魂可以自由移動去完成想做的事。
假設有人在小時候曾經被爸爸欺負,那麼在死亡之後,靈魂可以移動到童年現場,以一個第三者的旁觀角色,收集更多的資訊去理解當時的狀況。
因為小小的他,在事件當下只能處在害怕的情緒裡,但是肉體死亡之後,靈魂可以回到當時的現場,透由收集更多資訊去理解整件事的脈絡,重新用不同的角度或觀點看待、學習。
這是只有在每一次的肉身結束之後才能做的事,之後就沒辦法回去了。
如果靈魂有一個多生累世的重大議題,那麼就可以在被陪伴、受保護的狀況下離開這個套組的維度,回到多生累世去處理及學習。
假設你原本設定90分畢業後,可以去到下一段投生,但結束後只有70分,那麼就可以在死後的這7~49天裡(少數會有100天)多加練習,把分數補滿後再去下一段旅程。
可以把這段時間,想像成靈魂在下一段投生之前對這一世的回首,用不同的觀點整理這段生命的各種面向。
在這段回溯時期,靈魂會試圖收復在各地留下來的記憶點(或可說是靈魂碎片),並且像在聽講道那樣,在自己的其他靈魂以及別的協同者陪伴之下,透由反覆重播重新認識、理解生前發生過的事。
當49天的期限到了,靈魂就會看見人們說的那個光。有些靈魂能在這時直接走向光去,倘若有靈魂仍然覺得沒辦法離開、不想走,那麼就會有幾種可能:有的會滯留人間,或是去到地獄做校正回歸,甚至也有可能因為實在過不去,附身於某人身上的靈異現象。
每個人的生命功課略有不同,沒有哪一條路是比較好的。
因此,當有靈視力的人在路上或某個空間裡看到這些滯留的靈魂時,請懷抱尊重的心情看待這些靈魂的遭遇及選擇。
由於這終究是靈魂自己的選擇,所以他們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有些時候甚至無法超渡,但因為生命的旅程很長,倒也無需催促他們離開。
Q:對靈魂來說,滯留也是一種體驗嗎?
A:對靈魂來說這是一種選擇,會透過這個選擇有所體驗。
有些靈魂會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好幾百年遲遲不去下一個投生處,倘若真有這種狀況,多半也會有別人出手協助。
因為時日久了,靈魂在那輩子的記憶會散掉,所以超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靈魂記憶是相當破碎的,此時就會需要一些協助。並不是像人們說的,有一天會等到花開,那是過於浪漫的說法。
Q:所以我的靈魂也有可能在多生累世的旅程裡,留在某個空間或某個世界而沒有離開嗎?
A:不論是現階段一組的生命旅程或者其他多生累世的同組旅程,都可能有靈魂滯留,所以在尋找、整合自己靈魂的時候,有點像是尋寶遊戲。
Q:誦經迴向給自己有整合的效果嗎?
A:相當有,因為靈魂已經散落了,所以會需要其他能量(如誦經迴向)進入協助整合。
Q:要怎麼迴向給還在世的自己?
A:迴向給現階段人生的機會比較小,更多機會是迴向給其他多生累世的自己。因為現階段的人生旅程要非常精準的走完,因此提供的改變面向有限。
傳訊、定稿/佳珮
文字輸出、編輯/乃月、小編
製圖/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