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談控制-2

#菩薩談控制-1
#大芊世界YT直播
先帶大家整理一下自己,閉上眼睛,做三次深呼吸。深深的吸一口氣,來到你的心輪,擴展你的胸、你的心,再用力的把氣吐出來。
重複三次這個循環,感覺觀音菩薩來到你的身邊,陪你走這個困難的議題。
關於控制,今天會從四個面向來談。
一、控制自己
二、控制他人
三、控制事情
四、控制的本質
💚一、控制自己
大家喜歡控制自己嗎?
這種控制可能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期待,希望表現得更好,以更好的方式呈現自己。無論是生活中的各種角色,如:媽媽、太太、媳婦的角色,或者是職場上的角色,如:基層員工還是總經理,都希望自己表現得恰如其份。
控制是一種對自己的掌控,同時也涉及到內心狀態的調整。
你會希望在適當的時機有恰當的心情,比如該放鬆的時候能真正放鬆,光是「想要放鬆」本身,就是一種控制。你希望在對待孩子時能好聲好氣、威嚴與溫和並重,這也是一種控制。
當你面對不同的人,也會想要呈現不同的樣貌。例如,作為女兒時,你希望自己能更撒嬌、更溫暖、更友善;和好朋友相處時,你期待彼此之間有更多親密的互動,能好好溝通,並且得到信任;作為伴侶,和先生或太太相處時,能夠順暢溝通、和平相處—這些都是你對自己言行與表現的自我控制。
甚至在情緒層面,你也試圖掌控自己,在恰當的時機生氣,在不適合生氣時,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氣。
如同曉芊剛剛提到的,這當中是否有某種壓抑的模式在其中?面對他人與世界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與控制自己有關。我們先來聊聊關於這部分。
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掌控自己,同時,人們也希望身邊的人能夠自律,例如:孩子、伴侶、父母、親友、同事,甚至是其他與自己互動的人。
雖然人們欣賞無拘無束、自由不羈的靈魂,但是也同樣期待他們的自由不羈,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舉例來說,在工作上,人們不希望別人拖延,導致自己無法如期完成工作;在社會上,期待每個人都可以安分過日子,而不是成為危害社會秩序、造成大家恐懼的人。
因此,大家其實都是期待能掌控自己的,包含掌控自己的容貌、化妝後的樣子、保養的成效,甚至臉上是否長痘子。人們想要控制自己的身高、體重、髮量,甚至於髮色想要黑一點、白一些,或是染得更紅、更藍,這些選擇都源自於自己對理想狀態的需求。
每個人都想要掌控自己的外表、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甚至是內心的情緒與種種狀態。
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大家其實是很願意自律,願意使用「控制」這個方式對待自己。
當你們選擇以控制來對待自己,也意味著願意讓自己的人生走在理想的軌道上。
因為人生就像一條軌道,雖然它未必總是同一個方向,也可能出現轉折,但它始終在向前推進。
#感謝大芊世界頻道
#直播連結:
文字、編輯:文小編
接訊、定稿、製圖:佳珮 E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