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談死亡-3

✨關於死亡,菩薩要提醒兩件事。


❤️ 一、死亡不是結束

死亡,是靈魂在新的生命旅程開始之前的休息,是一個停頓點。這停頓的時間,在人的意識上有時會覺得有點長,但以靈魂整體的投生設定來說是相當短暫的。


👉地獄與天堂


人死後會不會到極樂世界或是地獄去經驗某一些豐盛與回顧呢?


天堂就是極樂世界,是豐盛之地;地獄則可以說是回顧之地,你可以把這兩個地方想像成是一個進行校正回歸之地。只有人類會去到這兩個地方,動物和植物不會。


倘若這個靈魂有地球經驗裡無法回應的議題,不管怎麼投生都處理不好,就會去到天堂或地獄,用該地方的法則來做回應。


天堂或地獄是一個休息完會進去的地方,接著才會再繼續下一個生命旅程。


Q:可以舉一個實例嗎?

A:假設一個殺了人的人,他需要去體驗被殺,但因為在他靈魂的生命旅程裡沒有時間或機會去經驗,所以就會安排他去到地獄進行校正回歸。這並不是業力代償,而比較像是一個校正回歸。


Q:可說是一個平衡嗎?

A:對整體而言是平衡,對靈魂個體來說是校正回歸。可以想成是一個教育上的校正,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去進行。


Q:真的有一個人們所謂的「地獄」這個地方嗎?還是那是我們給它的名稱?


A:真的有一個空間專門在處理校正回歸的地方,我們不一定會說它是地獄,不過每個人看到的東西略有不同,經驗的東西也略有不同。


Q:每個人在死後都會去「地獄」嗎?

A:不是,只有需要校正回歸,並且無法去經驗後面的投生的人,就會先待在這個地方。


Q:所謂的天堂跟佛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有一樣嗎?


A:天堂就是極樂世界,應該要譯成極樂世界。


Q:跟佛經裡面說的一樣嗎?


A:我們這裡談的地獄或極樂世界,都跟佛經裡說的不太一樣。


經書上對於地獄和極樂世界的說明,比較像是一個大規模的心智展現。可以用人類統計學裡的概念來看,或說是一種示現,但並不是每個靈魂都會去一樣的地方,看到一樣的東西。


有些靈魂可能只需要經過一瞬間就完成了他的地獄,或是完成了他的極樂世界。


Q:所以這跟生前信仰什麼宗教完全無關,是嗎?


A:為了進行校正回歸,在地獄和極樂世界時的經驗,會跟死亡之前那一輩子的意識、相信的東西有關,也會跟那輩子的宗教信仰有關。


若是要人經驗被掠奪的痛苦,沒有喜歡的東西,要怎麼經驗呢?因此,不論是地獄或是極樂世界,都還是會跟那一輩子的意識有關係,也跟執念有關係。


❤️二、對自己包容

人之所以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死亡,是因為對自己期待過高,自我抨擊過高。若是能做到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就更能理解死亡在靈魂的生命旅程當中的意義,並且能像動植物一樣坦然面對。


傳訊、定稿/佳珮

文字輸出、編輯/乃月、小編

傳訊日/2024.02.15

製圖/小編

2025 Jul 15
【靈性書寫與靜心】二日工作坊
2025 Jul 15
【觀音菩薩陪你穿越議題】-業力破口工作坊
2025 Jul 15
【觀音菩薩陪你長出力量】-古往今來工作坊
2025 Jul 15
【子宮之聲 × 溫柔陪伴的療癒小圈圈】